找到相关内容5848篇,用时6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界:天下赵州生活禅

    态度。因为六千多人的那种欢乐的心情,是人心向善一种表现,这的善心感动了佛祖。   “腊月初八佛像的动这件事,增强了我们恢复这个道场的信心。这种宗教的灵感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,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。...纷飞。一会儿想到孩子睡了没有,一会儿又是电灯关了没有,种种杂念就都会冒出来,接着,也就是妄想丛生。这需要正念来克服。刚才说的调整呼吸,清楚地知道每一呼吸的出入,就是使你的意念集中到观察呼吸这...

    马明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794088.html
  • 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

    ”,“无”就是还未被污染的真如实在。念头过后才“发现”是小我又起,反障本心。虚云在讲参话头时也讲:“在未说的时候,叫话头,既说出来就叫话尾了。我们参话头,就是要参这‘谁’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的。...茗茶有天生的灵性可以和佛法触即合,虚云公很自然地与茶结缘。于虚云公的手中,茶诗的境界纯乎自性流淌,聚成法相。故而解析其茶诗,实可窥见虚云公禅法的一二。可以这么讲,虚云公的茶诗凝聚着其禅法的精旨,几乎...

    冯天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7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

    大海中,现出怪物,体大如山,高出海面数尺,全船的人都合掌观世音菩萨,船行约半小时,始见这个大怪物现出鱼尾形,其长不知若干里,而全船的人安然无恙。 三奇欢喜法器 清咸丰二年(岁次壬子十三岁)老和尚...老和尚既不允就职事,只好顺受表堂,打香板,一声不响,也不说明堕水事,于是病益加剧,流血不止,小便滴精;在禅堂中昼夜精勤,澄清,不知身是何物。这样经过二十多天,一切病不觉顿愈。过几日釆石矶住持德岸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3994651.html
  • 《道次第》修学地图

    基础,才能进一步发起出离心,发起菩提心。   死无常,是认识到这身份的脆弱性。关于死的修行,必须具备三点认识:、死亡是必定的;二、死期是不定的;三、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。三恶道苦,则是使我们...还要时时忆念三宝功德。惟有对三宝深具信心,称“南无布达耶,南无达玛耶,南无僧伽耶”时才会相应,才会具有力量。如果的时候没有投入心力,只是有口无心地,是不可能产生多少作用的。   就像拿着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2.html
  • 问: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?

    ldquo;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,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”,就是说明这种通天人、合内外的无余依涅槃。 在《增阿含经》中,曾经记载通天梵志尊者证得神通,能一眼看出各人的宿命和造化,如果有人指着...分别、对待、有无、生灭,不生法而融摄一切法,不起而涵盖三千的“没有东西”的境界。 2。无住的境界-涅槃既已不生不灭,还住在那里?涅槃之后无处不在,在清净心里、在法性之中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08235395021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判教思想

    是以“无明法性心”为标准,三论宗以“无分别、无所得”为标准,法相唯识、律宗以“藏识无漏种子”为标准,华严宗则以“本觉之心”为标准2。净土宗的判教标准则是“念佛为宗、往生为体”,即以“念佛往生”为...经典   、莲池大师生平   莲池大师(1535—1615),俗姓沈,杭州仁和人,字佛慧,别号莲池。明朝嘉靖十四年   (1535)生于望族世家。父名德监,号明斋先生,母周氏。十七岁时补诸生,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095063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

    ,所以云:但说人乘无咎。”在《宗镜录》卷三十二义指山:“义如《人宝积经》云:‘佛告优波离,声闻乘人乃至不应起于更受后身,足名声闻持清净戒,然于菩萨名人破戒。乃至菩萨摩诃萨修行人乘,能了无量阿僧只劫...有菩萨知以破戒因缘,则能令人受持爱乐大乘经典,又能令其读诵通利书写经卷广为他说,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如是故故得破戒。菩萨尔时应作是,我宁劫若减劫堕于阿鼻地狱受罪,要必当令如是之人不退转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995094.html
  • 法界缘起论

    都受到了真如缘起沦的影响,但又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特色。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同时融合了中观般若的思想,并将真如法性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,意在从人的心性中寻找万法缘起之本。天台宗提出“三千”,认为三千世间就在...隐密显了俱成门。摄一切,则显多隐;一切摄,则隐多显,多不可能同时为显,也不可能同时为隐,唯有隐显才可能同时成立。   第六,微细相容安立门。这是强调无尽缘起的诸法“于中具足”,“始终、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5195628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

    重要影响。例如天台宗“一无明法性心”即是对《大乘起信论广一心二门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,在它看来,十二因缘十法界为无明生起,世间与无明相即不二。同时,从本性上讲,十二因缘十法界因念心起,又是即于空、...提供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融合的重要契机。   大乘佛教更是超越了小乘佛教关注自身解脱为主的观念,主张“大心人佛道”,“兼载天下,不遗人”,强调自利利他,慈悲度世。在思想理论上,大乘佛教关于涅盘、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096044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

    ,但性善在;佛断修恶尽,但性恶在”。性之善恶本身则是超越三世不可变易的。性具善恶从根本上说还是与天台宗的“无明法性心”相关,也就是说,善、恶、非善非恶均为念心...rdquo;。即突出了自心对于道德行为的主导作用,认为人的生命存在状态与主体自身的起心动、心性品质密切相关。《坛经》还从自身宗教伦理观念出发,方面肯定在现实生活中对世俗善恶观念的顺应,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宗教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196049.html